一名普通哈爾濱設計師的零散隨想 致敬我的設計
時間:2018-03-29 02:20博文分類:其他博文點擊:
次
前幾天和朋友聊天,都是這個行業,這些年我們做過的事,幾個詞一直回蕩在眼前-回顧反思。我想,回顧,可以提醒我們,在短暫而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有著不同的坎坷,錯誤,以及現在的自我
前幾天和朋友聊天,都是這個行業,這些年我們做過的事,幾個詞一直回蕩在眼前-“回顧”“反思”。我想,回顧,可以提醒我們,在短暫而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有著不同的坎坷,錯誤,以及現在的自我反思!而反思,是讓自己不斷的成長,也讓一些理念更好地傳承,避免迷失了自己!

作為一名設計師要保持持久的爆發力,就要不斷的提高自己,不僅僅提高職業素養,自身修養更深一層,這種修養是結合著長期作品的堆積,不同空間的詮釋,每一個設計點都是經過無數次調整、修改而積累起來的,不僅僅是一種積累,可以說是一種蛻變,這種修養是對空間感的直覺,對生活的熱愛,對工作的韌性,對他人的包容,對自己設計品質的升華---提高自身修養?,F階段的設計師還處于一個服務行業,自身的價值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,同時也是需要時間來鋪墊,現在的所謂的設計和想象中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,當初學的是藝術,現在規劃的是商業!純藝術是一種自我表達與宣泄,是在個人宇宙里的創作。而商業類設計,設計師扮演的角色不同,其實就是一種介質,是一個環節,是從一個空曠的空間裝飾成生動絢麗的魔法師,在家庭裝修中,設計師也就算是一個搬運工,從事設計行業的人應該都知道,在一套案例設計中避免不了會受到各種意見的修正,使設計之路充滿艱辛與困苦,甚至氣憤與無奈。當人這些東西是可以隨著經驗以及閱歷來盡可能的彌補的。想想當年的同學,也有很多困惑,從事相關專業的并不多了,而且越來越少,同時也都在各行各業中奮斗著,轉眼間畢業已經8年了,從事每個行業都有一個困乏期,而這個期限可長可短,就算我們不斷的堅持,又有幾人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呢?
其實有多朋友問過我“做設計,你這一天天的總在電腦前,不累嗎?”我很是想說:其實我也很累,不僅僅需要了解每個客戶的需求,設計案例的思考,更多的累還是成年人的壓力,作為設計師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時常的狀態,每次由于甲方的原因修改方案,都是一種無奈,一種忍讓!畢竟現在的設計行業還沒有發展到藝術締造的層間!有時會有些激動,其實請原諒,每個設計師都是真誠的孩子,他們的表達方式都是從心直接到嘴,經常不經過大腦,很多語言簡單而直接,不加掩飾,從事這一行業需要靈感,但是靈感的來源往往也是直接的,也算是一種后遺癥吧!他們有時會和您爭論方案的好壞,是否合理,同時又能與您把酒言歡,稱兄道弟,這都是積累出來的多重人格;每一份案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,然后加班到深夜;他們會時不時拿起香煙,還時不時遞給別人一根;平時的他們很少注意自己的形象,邋遢,頭發不理胡子也不刮,但作品依然表現的很漂亮。是的,這就是一個裝修設計師,一個空間的改變者,他們總是想盡一切把別人變得更美,而流放了自己。
每次寫東西和流水賬差不多,東拉西扯,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宣放吧!寫點東西給自己一個忠告,提醒自己,接下來該做些什么,回想一下曾經的經歷,該避免什么,提醒自己,避免迷失方向!曾經看過一句話:“做一個有棱有角的人,遠離這個圓滑世故的人
”隨著時間的流逝,可能大家的棱角沒有那么多,但是至少留兩個,一個頂天,一個立地!
|
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